佛教并无对婴灵的专们称呼,根据佛经所说,众生从此生死后到彼生出生之前的中阴身,都跟生前的形态相同而较小。
依据佛教常识的说法,不论婴儿或成人、年幼或年老,凡死亡者,亲属立即为其设供超度,即以供养三宝功德为亡者祈得冥福
很多人在堕胎后,心内愧疚,想尽一切办法来弥补罪过,然而由于无知或受人蛊惑,把传统习俗中祭祀祖先的方法当作超度婴灵的办法,或是立牌位,或是烧衣服,为婴灵供玩具,零食等。太行周易的孙子平老师认为,这些行为本身做为一种寄托哀思,已有待商榷,如果再认为这样能让婴灵得到利益,能够超度婴灵,就更是偷懒取巧的表现。
一、上供、做七、立牌位是祭祀父母先人的行为
子孙晚辈做七、上供品,立牌位祭奠父母先人,这是传统孝道。老人终养天年后,因为扶养子女的恩德,所以子孙要祭奠父母先人,并祈求先人的荫泽,这种祭祀行为都带有美好的祝愿。
可是如果对被堕掉的胎儿也这么做,这就有背伦常了。被堕掉的胎儿,小孩死亡叫夭亡,一般来说堕胎、夭折的孩子不但不立碑,而且不入墓地,更不立牌位,因为他没有子嗣也就无香火。同时,牌位是给一家之主立的,比如父母辈的才有资格。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早夭之人都是不祥的,所以小孩或年轻人死亡,都要葬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所谓的大师,指导那些懵懂无知的超度人,不但立牌位,还要做七,做够七七四十九天。这就更是错的离谱了。做七习俗始于唐初,大致情节是: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曾嘱咐太子:死后每隔七天须由亲人为其摆一次荐宴,烧一回纸钱,前后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使其灵魂得以顺利超度。其后公卿百姓纷纷仿效,由此形成做七习俗。可见,做七是由孝子为逝去的父母举办。对待婴灵是万不可用做七的方式祭祀,这会严重折损婴灵的福报功德。
二、佛教高僧对婴灵立牌位的看法
很多信佛的人以为,为婴灵立牌位就能让婴灵得到超度,这在佛教经典中是没有依据的。欲真正超度婴灵,只有在持戒的基础上念佛诵经才能使之真正得到利益。
大多数高僧大德都是反对为婴灵立牌位的,如圣严道长。他认为超度婴灵就是就是以诵经、说法来对这些亡灵讲述佛法,使他们心开意解,而得到超度。
五台山比丘果戒开示弟子说:给婴灵立牌位的是野鬼教,是想尽办法把野鬼的地位抬起来。
三、用忏悔的心态来超度婴灵
六祖大师说:“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罪不灭,后过又生。前罪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因此,忏悔最重要的,是要真心的改往修来;懂得“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才是真忏悔。
父母要抱着一颗忏悔之心来为婴灵超度,以让宝宝有个好的归宿。这方面,道教、佛教都有经典指导人们如何去做。
道教一般借助灵符之力来供养超度,禳灾祈福。如果用灵符超度的话,须得起坛做道场,把功德回向给孩子。才能让婴灵有个好的归宿。
佛教一般是举办法会,或放焰口,超度婴灵往生西方净土,或超度者自己念佛经超度,发心忏悔。
做完婴灵超度后,需要注意感知婴灵是否超度成功,否则的话,自己随随便便为婴灵做了功德,就以为婴灵得超度了。可事实上他还在生死海中流转,陷入孤苦无依的绝境中,那做父母的就真的不可原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