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十书指的是王弼编纂的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易学名著共十种,为:魏王弼《周易注》(楼宇烈校释)、唐孔颖达《周易注疏》(于天宝点校)、唐李鼎祚《周易集解》(王丰先点校)、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王孝鱼点校)、宋朱震《汉上易传》(种方点校)、宋朱熹《周易本义》(廖名春点校)、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郑万耕点校)、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王孝鱼点校)、清惠栋《周易述》(郑万耕点校)和近代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张善文点校)。
简德经是易经最早一部教人做人做事的著作
《庄子》一般认为是集合了庄子及庄学后人的篇章,整理而成,分为内篇、外篇与杂篇。道教中奉《庄子》为经典,也称为《南华真经》或《南华经》。民国以来,内篇为庄子言行、外篇为弟子杂说、杂篇为后世敷衍逐渐成为定说。
据司马迁《史记》所载,《庄子》有十余万言,由汉至晋之间,都为五十二篇。今本所见《庄子》则为三十三篇,七万余言,应是郭象作注时所编定。历代《庄子》注本,以郭象注、成玄英疏解最为重要。严灵峰所编《无求备斋庄子集成》正、续二编已经多达数百部注本。今人王叔岷所著《庄子校诠》最为精详。
魏晋玄学称《老子》、《庄子》、《易经》为“三玄”,为清谈的主要典籍。唐代时,《庄子》与《老子》、《文子》、《列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列御寇中有庄子言行,借盗跖微言大义。
《庄子》标志先秦散文已经由语录体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也标志着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周易》和《易经》是一本书,《周易》即《易经》。
《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英文中TheBookofChanges的译文就是取此义。
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周易》和《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传》。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效仿先秦与汉景帝把道家黄帝与老子的著作称经的做法,也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
自此以后,《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直沿用至今,仍然没有严格区分。有的学者为了区分《周易》经传之不同,称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为《周易古经》,称注释《周易古经》的十篇著作(易传)为《周易大传》。
扩展资料
从易学发展史上看,先秦易学发展到老孔时代,形成了道家易、儒家易及术家易三支。其後秦始皇焚书,易以卜筮之书独存,然易学至此盛极而衰。三支易学的这一总趋势,到先秦以下乃由隐而显:透过淮南子,道家易的趋势明朗化;透过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儒门易的趋势明朗化;透过占断灾异之学,术数易的趋势明朗化。
《周易》的解释学传统至汉代而一大变。汉代对《易》的解释最重要的学派有三:一是以孟喜和京房为代表的象数之学,一是以费直为代表的义理学派,一是以严遵为首的黄老学派。
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学者劳思光在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中,介绍了《易经》中的“宇宙秩序”观念。
20世纪80年代,《周易》开始为大陆学术界所注意,从中国哲学史研究队伍中分离出专门从事《周易》研究的学术群体,以《周易》流传本及出土《周易》竹书、帛书文本为主,相继出版和发表大量高质量专著、论文。
另面从逻辑学研究队伍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学术群体,从逻辑学的角度审视和分析《周易》,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一些专著和论文,并在21世纪初,将《周易》的逻辑思想作为中国逻辑史的起点,编写入国家级重点教材,由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推荐为高校研究生教学用书。
1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释义:能做好一件事的人,不一定能把它讲得头头是道;能对一件事讲得十分透彻有理的人,不一定能做好这件事。
解析:理论和实践有时是脱节的。比如说一位好作家不一定掌握写作理论,一位理论丰富的批评家不一定能写出好作品;一位成绩好的人,不一定能把别人教好。
所以,在做事情时,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擅长的部分做到最好,正所谓“一事精致,足以动人。”
2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释义:做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在乎小的过错。
解析:鸿门宴上,众人欲助刘邦逃走时,刘邦顾虑到没有向项羽行辞别的礼,樊哙就对刘邦说了这句话。
要想成就大事,就要以大局为主,过分地苛求自己注意细枝末节,不能成就最终的大业。
兵家常说:做大事,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因眼前小利迷了双眼,乱了方向。一时的牺牲,一处的放弃,并不是全盘皆输,而是赢来最终成功的可能。
3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释义:开始时出一点差错,最后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欲成大事,须做事严谨,注重细节,总满足于“差不多”,最后就会“差很多”。
4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释义:人的欲望宛如深渊,如果执意前进,那将会什么都得不到;现在拥有的不知道满足,那便会连原本的也会失去。
解析:此句可与上一句一起理解、感悟。《道德经》有云:“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乃是人生的大智慧。
范睢助秦蚕食东方六国,并提出著名的“远交近攻”战略,在长平之战又献离间计,使得白起大破四十万赵军。
游士蔡泽于是用此言劝范睢退出朝堂,这样尚且还能当个富家翁,若是贪恋权位,恐怕大祸临头。
范睢深以为然,次日便辞去秦相之位,不再插手秦国朝政。
智者,会“止欲”,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愚者,被欲望操控,永远不知足,其最终的下场只会引发祸端。
5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释义:泰山之大,在于包容细小的土石,江河之深,在于收拢所有的溪流。
解析:孟郊曾在《赠裴枢端公》中写道:“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宽广的胸怀并不是说做到圆滑,也不是说任何事情不计较,而是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以一颗美好的心包容世间万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6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释义:轻飘的羽毛堆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一堆很轻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
解析:众人的言论十分强大,足以混淆视听;毁谤发生多次,足以将一个人毁灭。
人言可畏,强大的舆论能美化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对一个人的判断,舆论不一定可靠,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判断。
这句话也是提醒我们,在你没有全面和充分了解时,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7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释义:人言苦口良药,苦口的直言,就像良药;动听的言辞,就像疾病。
解析: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所以不美妙动听;美妙的言辞,内容往往不真实,不可信。
一个人能不能正确地分辨好话和奉承话,能否正确听好话,产生的结果迥然不同。
大家都熟知“逆耳之言利于行”的道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从不中听的话里汲取对工作、对自身修养有益的成分。
对于别人的称赞、表扬,一定要头脑清醒,切不可陶醉其中、妄自尊大、沾沾自喜,从而不能正确估价自己。
8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释义: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解析:大凡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学习和体悟的人,都会知道历代先贤们对于德的重视和强调。
孔子在《周易·系辞下》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我们在入世的同时,绝不能放松自身品德的修炼,宁可德高而位卑,也不要德低而位尊。
就好比一张桌子,它能承受10斤重的份量,但非得给它放上50斤的重量,那这个桌子怎么样?
9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释义:坐了他人的马车,就要记住载人之恩,并要与他人共患难;穿了他人的衣服,就要谨记获衣之恩,并要分担他人的忧愁;吃了他人的饭菜,被人所养活,就要牢记救命之恩,同时还要为他人做事,甚至不惜为此付出性命。
解析:这句话出自韩信一文。
韩信幼时贫苦,为了养活自己,便去河边钓鱼,但鱼儿稀少,韩信经常饿肚子,河边有一老妇人,每次都给韩信一些吃食,韩信就在老夫人的救济下度过了最贫困的时间,后来韩信封王,首件事便是回到家乡厚待老夫人,并且赠送千金予她。
受到别人恩惠,就要用心去报答。
典籍里的中国周易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宇宙是从无到有的,这个无却又不是一个绝对的无,所以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非空非有、非非空非非有的世界。后世的学者经过不懈的努力,初步描绘出《周易》的宇宙生成论。
第二,万物之间皆有联系,宇宙是全息的。
第三,宇宙从创生开始,就处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也就是说宇宙是永动的。反过来说,宇宙中分布的所有时空点又都是绝对静止的,是我们的认知把这些时空点串连起来,所以宇宙才表现为永动。
第四,宇宙和宇宙中万事万物永不停歇的变化有它自身的规律。比如物极必反,比如阴阳互根,比如有阳必有阴、有生必有死、有利必有弊。生活当中,有所得就必有所失,此刻的好事未必是他时的好事,对甲有利的事未必对乙有利,等等。所以勿求完美,因为完美是毁灭前最后一道绚丽的光焰。
第五,宇宙以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动和变化都是采用一种旋转方式,无论是球形、弧形,还是螺旋形,都是一种旋转,并在旋转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第六,大道至简。
《周易》告诉我们的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周易》成书的年代离我们过于久远,种种原因妨碍了我们对《周易》文字的解读。所以,读懂《周易》并不能局限在对《周易》文本的解读,而是对《周易》精神的解读。
古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换星移之间寻找乾坤变化,万物始终的规律,推天道以明人事。一部《周易》囊括宇宙,以哲理性的总结和思考揭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事同一和谐的独特认知,启迪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一部典籍历经三位先贤,跨越三个时代,相传上古伏羲留天地之象;中古文王演《易经》之道;近古孔子及弟子后学注《易经》而成《易传》。经传合一,终成《周易》。
一、识读《周易》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个性品质和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
一部《周易》述天地之道,究万物之理,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揭示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文整体和谐的探索。集中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境界。
二、上古伏羲
伏羲既是一位神话人物,同时也出现在我们的史书当中,他带领自己的族群,在改造与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对自己从自然当中获得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总结,形成了《周易》当中最早的一些符号体系,这实际上代表了我们中国人在文字出现以前对于世界的理解与认知。
伏羲当年,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画下天地之道,蕴藏于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之中,留于后人领悟。
伏羲对于的朴素思考,源自“敬天爱人”四个字。敬天爱人,这正是此土地生民得以繁衍,文明得以赓续的根源,牢记这四个字便能不忘来处,明知去处。
三、中古周文王
相传,《易经》诞生于商周之际,是周文王所作,反映了周文王修身处世、治国理政的德行。当时,周文王是商朝诸侯国的一个国君,后世记载他以仁德治国,遍寻天下遗贤。
易是变化,经为方法(或说经典)。即阐述变化的经书(易之经),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卜。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之说。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类似轻薄的讥刺无可否认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同时又散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如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
“易更三圣”,这是秦、汉以后的作者,对于上古形成易学传统者公认的定说,也是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学者必须先得了解的问题。
秦、汉以后,儒家学者的共同认定,开始画八卦的,是我们的老祖宗伏羲氏;演绎八卦的,当然是周文王;发扬易学精义的,便是孔子。因此说“易更三圣”,就是指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传述者孔子。事实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独生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想,而发扬扩充之,便著了“爻辞”。为什么三圣之中却不提到周公呢?据汉儒的解适应症,根据古代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便不另外提到周公了。关于这个问题,如此结案,是否公允而有理,还是很难认定。
开始画卦的,当然是伏羲,这是毫无疑问的事。经过文王演卦,周公祖述,孔子发扬以后,硬要赖掉周公在文体学术上的功劳,恐怕孔子梦对周公时,于心难安。同时,又轻易地溜掉“更三圣”的这个“更”字,也不应该。古文更字又有曾经的意思,所谓“易更三圣”才,是指易学经过三位圣人学者的整理,才得发扬光大。
由伏羲画八卦开始,到了商、周之际,再经过文王、周公、孔子三圣的研究和著述,才建立了《周易》学术思想的系统。因此,可知“易更三圣”一语,严格的说,应该是对《周易》一书而言。如果说对所有易学系统来说,硬拉下伏羲来凑合三圣,似乎有点牵强。连带这个问题而来的,便是“文王演易”和重复演绎为六十四卦的问题了。
伏羲画卦,这是古今公认的事实,由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却有四种说法:(一)认为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排列的。(二)有的认为六十四卦也是文王的演绎。(三)认为由八卦重复排演成六十四卦的是神农氏。(四)认为重复演卦的人是夏禹。主张第一说的,以王弼(辅嗣)等为最有力,主张第二说的是司马迁等,主张第三说的是郑玄等,主张第四说的是孙盛等。
要把这四种说法加汉考据确定,实在不容易,而且几乎是绝不可能的事。至于认定重复卦象的人是周文王,大概是从“文王演易”这个“演”字,不能硬说就是演绎六十四卦的涵义,只能说是对《周易》一书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周易》书中对卦爻辞的演义而言,这是无可否认的,都是文王的杰作,至于伏羲画出的卦象,它的原来次序程式究竟是如何排演的,为什么《连山易》的排列以艮卦为首,《归藏易》的排列为什么以坤卦为首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王辅嗣的主张,认为重复排演六十四卦者,仍是伏羲的创作,这是最为有理的。
《十翼》的作者及其他
研究易学,都须知道有汉儒郑玄所提出的《十翼》之说,“翼”,当然是羽翼的意思。《周易》一书的内容,有十种论著,都是辅翼易学,发扬而光大之的主要著作。这便是:①上经的彖辞。②下经的彖辞。③上经的象辞。④下经的象辞。⑤《系辞上传》。⑥《系辞下传》。⑦《文言》。⑧《说卦传》。⑨《序卦传》。⑩《杂卦传》。这是郑氏对于《周易》内容所作的分类范围,凡欲研究易学者,应当先加了解。
至于有关《十翼》的作者问题,大致说来,又有三种异同的见解。
一般的认定,《十翼》都出于孔子的手笔。这是传统的观念,完全属于尊孔的意识所出发。
其次,认为文王作卦辞,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象辞也是周公的著作,并且根据《左传》中“韩宣子适鲁,见易象”说:“吾乃知周公之德”的话,更为有力的佐证。汉末的学者马融、陆绩等,都同意主张此说。
事实上,象辞与彖辞对卦象的论断,有许多地方,彼此互有出入,实在难以确认同是一人的观点。复次,除了象辞、彖辞以外,关于《系传》以及《序卦》、《说卦》等篇,不但它的文词、思想,处处有先后异同的论调,严格说来,绝对不能认为都是孔子的手笔。其中有许多观念,可能都是孔子以后后人的著作。或者可以说是孔门弟子们的著作,统统归并于夫子的名下,那也是古代著述中常有的事。
说起《周易》与《易经》,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回事,但具体说来《周易》与《易经》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何为易?易就是变化。《周易参同契》说:“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后汉郑玄说:“易者日月也。”何为经?经的原意为织布机上的竖纱,又指义理、法则,典范的著作。《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虽然是卜筮之书,但其内在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逻辑体系,却构成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和文化体系。易的起源,传说远古时期伏羲氏观物取象始作八卦,显示了宇宙本体及自然体象之功能,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之原理。
易有三种,我国古代有《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这三个都是讲阴阳变化的,所以叫作易。这个解释看来是很合理的,也已经被历代人所接受。《易经》是我国古代最古老的文献之一,集合了这三个易在内,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为夏代人对易学的总结,据说是由神农氏所作。神农氏也称连山氏,是古代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伏羲氏所作的“易”,经过19代传承之后到了神农氏,神农氏对易象的运用进行了推广。《连山易》的八卦图,称为先天八卦图,以艮卦为首,主要讲阴阳卦的对峙,并运用阴阳消长的原理来解释事物,以此为中医奠定了基础。
《归藏易》是黄帝时代的易,为商代人对易学的总结,据说是黄帝所作。黄帝号轩辕氏,又号归藏氏,传说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易学的发展从神农氏经过8代传承后传到黄帝,黄帝别于连山重仰观天法而主变,偏重俯察之地方而主藏,作《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卦。《归藏易》的八卦图称为中天八卦图,讲阴阳调和,以地包天,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阳变阴合,乃能生生化化。《归藏易》对后世影响很大,对于文字、音律、文、五行、干支、历算、礼制等文化,特别是中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历史久远世事沧桑,《连山易》和《归藏易》早已失传,最后只有《周易》流传至今。
《周易》是周代人对易学的总结,是周文王、周公、孔子所作。《周易》分《古经》和《易传》两部分,《古经》是本文,由卦辞和爻辞组成,《古经》六十四卦卦辞,为周文王被囚羑里时所作,卦爻辞后来为周公所作。阐释《古经》的《易传》,由“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文章组成,为孔子及其后学弟子所作。文王所画的八卦图,称为后天八卦图,首卦为乾。后天八卦图讲流行,形容如水之流动,用以表示阴阳卦之间相互依存。《易传》是打开《周易古经》的金钥匙,他以阴阳辩证的哲学观念阐释《周易》,使《周易》上升到更广阔的哲学领域。
《易经》原是上古卜筮之著述,在商末周初之际,经过周文王的整理,将其引入了“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八卦、六十四卦是占卜用的,但卦中包含着哲学思想,体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观点。500年后经过孔子及其后学弟子传述,他的哲学蕴涵才被揭示出来,为众人所知晓。又经过历代众多学者的研究,使《周易》成为中华文化的最高典籍。易学揭示天地自然及社会发展变化之规律,对儒、道、墨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影响。易学就像一个万花筒,其博大精神的原理在各门学科都得到广泛运用,如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历法、数理、生物、音乐及军事、医学、武术、气功等方面都与《周易》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