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道”(包括阴阳),是一般人眼睛看不见的无形体的虚无的存在,因此,后世的研究者就将其视之为精神性的存在,是哲学性的思辨、推理或假设。
道,隐于无形,却又真实存在
作为学术的、科学的研究,老子口中所说的“道”,是不是仅仅是形而上中的精神、意识?近世以来,有的学者已经关注到老子“道”的实在性问题,如台湾新儒家代表人物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介》书前论文“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开首就探讨“实在意义的‘道’”。
然而,陈先生却认为“道”的“无形”,是老子的“预设”。“不能从存在的观点来处理它,只能从设定的观点来讨论。”陈先生没有认识到“无形”本身就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并不是老子的主观“预设”。
关于“老子之道”一部分论文也认为老子的“道”,具有实在性。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在《老子》文本中寻找答案,而是从既往普遍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总根据的共识推导出,“道”既然能生养万物,也就必然和万物一样具有实在性。
《老子》第二十一章就明确指出了答案,“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这句话可以理解说,“道”作为“物”,与一般人眼睛所能够看到的宇宙间有形体的万物不同,它是“惟恍惟惚”的。“惟恍惟惚”是个什么状况呢?紧接着老子说: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这说明,物、象、精、信,都是真实的存在。冯友兰先生据诸多古文献资料证明老子所说的“精”是“极细微的气”,这一观点和笔者在拙著《老子辨正》第四章中试图解释“和其光,同其尘”的“尘”字时说的,“尘”是“在比喻构成物质的用肉眼看不见的更细微粒,就是已经发现的质子、电子、轻子、光子、中微子、夸克之类,二者不谋而合。
和光同尘,与微观世界有很大相似性
“尘”指的是什么呢?尘者尘土,就是空气中降落的细小微粒。汽车驶过,扬起尘土,我们用肉眼看得见。其实每日每时空气中都在降尘,只因微粒极细极小,一般人的眼睛看不见。
老子所说的“尘”,是以能看见的“尘”,比喻构成物质的看不见的更细微粒,几近于我们现代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等存在。老子当时虽然不知道电子、光子这些名词,但“更细微粒”他肯定是发现了。“和其光,同其尘”,内涵极其丰富,概括极其精准。
对于“道”的这种极小微粒的形状和性能的体验和描状,在古代老子不是仅有,我们再举数例:如《关尹子》及《管子》中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说,天大到没有边际,物质小到无法分割。
再如人体经络、穴位,西医解剖难以发现,而中国古代先贤却准确无误地总结出了成套学说。还有佛教说的“芥粒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等等不可思议的论断,当今都在渐渐被科学研究破解或证实。一般人眼睛看不见的极小微粒的实在性,是毋庸置疑的。西医并不能发现人体的经络。
浩渺无垠、大无边际的宇宙以及宇宙万象,是由微小的基本粒子所构成。“其大无外”的宇宙,“其小无内”的粒子,这就是既大又小的“道”的“物”之形态的一种存在。无处不在处处在,处处都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道”之存在。
老子从“窈兮冥兮”中所观到的“精”,是从“有象”中的“象”观察得出来的结果。这“精”是构成“象”的极细、极小的微粒,是“物”之质,“道”之特性,散则为气,聚则成形,处在变动状态。
一般人眼睛看见的是“无”,实际上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有”。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的事实根据。
有无相生,一如太极
《易传·系辞上传·第二章》说:“精气为物”。气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气与物是一个统一体,由于其极其细微,故谓之“无形”,但并非气不存在,只不过肉眼难辨而已。
老子既说“尘”,也说“气”。第四十二章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尘和气,虽为细小微粒,但还不是老子所说的能够体现“道”的性能的所谓的“无”。
关于“无”,老子多次描述:《老子》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说在天地产生之前,宇宙是一片“无”的状态;天地产生之后,这是可见的两个大“有”,才渐渐产生了万物。
《老子》第十四说:“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见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
《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按伽莫夫“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约在150亿年前所有物质都集中到一点,这个点叫做“奇点”,有极高的温度,温度又极度升高,于是发生了大爆炸。“奇点”之说,与老子“混而为一”之说,何其相似?
老子曾说“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这“一”是“上”(即往前)与“下”(往后)的分界点。往上是“不皦”,是不明不清的,老子说“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宇宙大爆炸理论,同“惚恍”可能有关联
按照对“大爆炸”理论一般的表述,爆炸之初,物质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
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了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而这些,都是无形的。老子描述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可视之为“复归于无物”的“无”。“无物”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什么都没有,而实则是“有物混成”。
按照“大爆炸”理论,基本粒子不是一种,正如老子所说,是许多种“混成”在一起。这真是叫人惊奇感叹不已!
在2500多年前,没有现代高科技仪器设备的条件下,老子怎么能知道宇宙生成之前这些情况呢?尽管称其为“惚恍”,并且“吾不知其名”,但他还是颇为肯定地认为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云云。
由此便可得知,老子所说的“无”,实乃指一般人眼睛看不见的“无”,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指性的“无”,实则是真实存在的粒子,就是“其精甚真”的“精”,是实实在在的“有”。